|
电缆敷设方案说明1.1 施工方法和质量要求 1.1.1 电缆出库 电缆出库应根据施工图认真核对需出库电缆的规格、型号、数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,且应标示清楚。电缆盘外观完整无损,合格证等产品文件齐全。对由多根电缆缠绕在同一个盘上的电缆盘,应记录其内外层电缆的长度和缠绕次序,以利于合理安排敷设。 电缆出库运输过程中,采有机械吊装和运输,严禁将电缆盘直接由车上推下,同时电缆盘不应平放运输和贮存。短距离的运输可采用滚动电缆盘的方法,但必须顺着电缆盘上的箭头指示或缠缠紧方向滚动。 电缆出库后应集中分类存放,尽可能存放在开始敷设电缆处的就近。盘间留有通道,存放处不得积水。 1.1.2 电缆敷设前建筑工程应具备的条件 电缆沟、隧道、竖井、人孔等处的地坪及抹面工作结束。 电缆层、电缆沟、桥架内的施工临时设施模板、建筑废料已清理干净,施工用道路畅通,盖板齐全,电缆沟排水畅通,电缆层门窗安装完毕。 1.1.3 电缆敷设前电气专业应具备的条件 电缆的起点及终点设备已安装完毕,位号标识准确清楚。 电缆敷设表编制完毕,表册中应标明每根电缆使用的电缆盘号、敷设的先后次序。敷设次序应是先远距离,后近距离。根据设计和电缆的实际情况,合理安排,避免浪费和接头。 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已做完,并存记录卡。 当电缆沿桥架敷设时,若没有人行通道,应予先沿全长搭设脚手架,绑扎牢固。 辅助材料已供货到位,如电缆扎带、电缆标牌、电缆标志桩等。 电缆的电气绝缘已检查 测量绝缘电阻,即测量各电缆线芯对地或对金属屏蔽怪和线芯间的绝缘电阻。500v以下采用500v兆欧表(指回路电压);10000v以下至3000v采用2500兆欧表。应测量60s的绝缘电阻值。电阻值有以下要求: 电压为6~10kv的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1000兆欧。 电压为6kv的聚氯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60兆欧。 电压为1kv的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40兆欧。 电压为0.5kv的聚乙烯绝缘电缆不小于30兆欧。 高压电缆须做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(其试验要求见GBJ50150-91)。 敷设电缆使用的电缆滑车(滚轮)、牵引设备已安装到位,电缆滑车每3米1个,以电缆不拖地为原则。大规模敷设电缆时,事先应准备好广播器材、对讲机、半导体喊话器等。 针对敷设电缆时的具体情况,技术人员和施工负责人应编制出劳动力颁图,指明每个关键部位的负责电工及所需人数,责任到人,在技术交底时予以公布。 1.1.4 桥架内电缆敷设质量要求 1) 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GB50168-92的规定。即: 多芯控制电缆 10D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10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多芯 15D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单芯 20D 注:D为电缆外径。 电缆的固定要求:桥架上垂直敷设每隔2m处,水平敷设的电缆首末两端及转变、电缆接头两端处应加以固定。交流系统的单芯电缆应使固定夹具不构成闭合磁路,且按正三角形排列,每隔1m用绑带扎牢。 桥架上交流三芯电力电缆不宜超过2层,控制电缆不宜超过三层。 电缆的排列:高低压电力电缆,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。 1.1.5 桥架内电缆敷设敷设方法 电缆应从电缆盘上部引出,同时检查是否存套扣现象,将写好的电缆编号交专人负责贴压电缆首末端。 在装置内桥架上敷设电缆因转角较多,以及厂房设备较多、视线障碍多,所以当电缆开始敷设时,指挥者应用广播、对讲机通知每段桥架的负责电工及全体人员注意开始敷设了,并报出电缆位号、放置的层次位置,用口哨和小旗指挥出一个有节奏的电缆行进状态。 桥架上敷设电缆,每段的负责电工随时要检查电缆是否有划伤的情况,若出现问题,立即停止敷设,找出原因,排除障碍方可继续敷设。 桥架上敷设电缆,由于首尾不能相见,故指挥者与每处的负责电工要加强信息通报,出现裕度太大的地方,指挥者要通知后边暂停,待正常后再全线同时拉电缆。 电缆到位后,指挥者及时通知延线人员开始从现场一侧逐段整理电缆,绑扎整齐,拐弯处、夹层内、竖井的两端等处装设标志牌。待桥架上全部整理完毕后,电缆盘处的负责人方可根据配电柜一侧需要的长度,截断电缆,电缆两端应包扎密封,以防进潮气、水。 桥架上所有电缆全部敷设完毕,及时安装盖板,达到防护的目的。 1.1.6 直埋电缆的敷设质量要求 电缆上表面距地坪面不小于0.7m。 电缆上边及下边应复以100mm的软土或沙层,并盖上红砖或混凝土板。 电缆之间、电缆与其它管道、道路、建筑物等之间平行和交叉时的最小净距应符合GB50168-92的表5.4.3的要求。严禁将电缆平行敷设于管道的上方或下方。 过路保护管伸出道路路基两边各2m,伸出排水沟0.5m。 直埋电缆在直线段每隔50~100m处或电缆接头处、转弯处、进入建筑物处应设置明显的方位标志或标桩。 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。 1.1.7 直埋电缆的敷设敷设方法 估工估料:大型的电缆敷设应做这项工作,在详细研究工程设计后后,到现场勘察线路地形并了解情况,然后订出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,并核对设计用料是否正确,根据工程情况决定敷设方式,是采用人工敷设,还是采用机械化敷设。 材料、工具准备:敷设电缆所需的机具设备,如:卷物机、钢丝网套、千斤顶、滑轮以及铁锹等,都应需要事先备好。电缆及保护盖板等材料,最好按施工计划日期直接发运到施工现场,以节约人工费用。 对外联系工作:敷设电缆线路影响到农田、园林、公共道路、市区交通等情况应事先与农村政府、园林部门、铁路局、交通队等联系,办理有关手续后方可施工。 决定电缆中间接头的位置:当电缆线路较长有中间接头的情况下,要事先选择合适的接头位置,因中间接头故障率较电缆本体为多,因此要考虑检修问题,故不要将位置选择在道路叉口或与其它地下管线交叉的地方。 在设计的电缆线路上开控试探样洞,其主要目的是调查土壤及地下管线布置情况,深度1m。 放样:根据设计图和土层调查情况,用石灰粉画出挖土范围。 敷设过路保护管,可采用不开挖路面的顶管方法,如果有困难应近路宽分半施工,必要时夜间施工。 挖土:施工地点周围应设置警告标志,挖出的泥土应旋转在沟边0.3m以外,电缆沟的挖掘还必须保证电缆敷设后的弯曲半径不小于规定值,宽度、深度按设计要求开挖。 敷设电缆准备工作:敷设前应整理土沟,将沟内石子或其它杂物清除,然后在沟中放置滑轮,每3m一个,转角处加放转角滑轮。保护电缆的盖板沿开挖的电缆沟分放好。同时将电缆推滚到所需位置,架设好。 当敷设大截面和较长电缆时可采用卷扬机等机械化方法(长沙及武汉电缆附件厂有成套设备)敷设。敷设时拖拽电缆可用特制的钢丝网套套在电缆端头上。 1.2 安全技术措施 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工作服。 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,高空作业系挂安全带,办理高空作业证。 电缆运输装卸、脚手架搭设应有专业起重工作业指挥。 电气试验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,高压试验做好防护工作。 电缆桥架上敷设电缆时,若没有人行通道,应沿桥架全长搭设脚手架,并有安全网防护。 电缆盘的架设应水平稳固,电缆盘引出电缆侧不应站人,防止倾倒伤人。 电缆敷设时,在电缆转角的内侧不得站人,以防挤伤或采取妥善的防护措施。在桥架上敷设电缆时,应有防止电缆因一点滑落掉地而引起全段滑落的措施。 滚动电缆盘时,防止电缆盘碾伤人的脚部。 厂房内、管廊架上敷设电缆,所有设备孔、预留孔应加盖板,无栏杆的地方加安全网。 在较封闭的场所敷设电缆,其照明、通风应符合要求。
|